找到相关内容41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揭秘唐代王顺山悟真寺的骷髅案

    一具骷髅。那骷髅年代久远,其形枯然,唯独嘴唇部位有肉,其色鲜润,一如生人,再细看,里面竟还有舌头,正是它在深夜诵经。众人惊异,多数人建议将其就地焚毁,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妖异作祟;但寺内住持深具慧眼,认为...

    佚名

    |朝圣|骷髅案|悟真寺|道听途说|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2540182233.html
  • 美丑的死相都一样

    有一次,释尊在灵鹫山弘法。 王舍城里,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长得非常漂亮,是一位罕见的美女。某天,忽然她起了善意,想远离人世间的烦恼,做一位参学与持戒的佛教修行者。这一天,她正往灵鹫山去拜访释尊。途中,她走到一条清澈的河流,想喝水止渴。当她瞧见自己在水中反映的美貌时,不禁愈看愈自喜。秀丽的眼睛,高挺的鼻梁,樱桃似的嘴唇...不论那一部份,都足以令人心魂荡漾。「原来我长得这麽漂亮,为什麽要抛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84284419.html
  • 念佛老人 安祥往生

    嘴唇动了几下,可能是表示答应吧。由于我们无法集中给她作生前助念,我告诉她家人,现在你们自己助念,到她断气时,那怕是半夜,你们来叫我,我再去为她助念。 六月二十四日夜里十点三十分,她老人家停止了呼吸。...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425788063.html
  • 禅修入门书:呼吸也是一种享受

      禅修入门书:呼吸也是一种享受   圣严法师《禅钥》自序:禅是给你一把钥匙,你必须自寻门户、自投锁孔、自开悟门!古人多将庞大的佛言祖语喻为导迷标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虽然渴望见到月亮的光辉,反被多姿多彩争艳斗妍的指阵所迷。指望从禅籍中,悟到一些“本来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让那些古怪有趣的疯言疯语,弄得眼花撩乱,还真以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边。...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4091885.html
  • 特蕾莎修女:请取消这次宴会

    ,她低下头紧张地等待这个大人物的判决。   萨涅斯低下头,紧紧咬着嘴唇,好像在想着什么。特蕾莎修女有些歉意,问:“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洗面,这位...

    卡洛林·奥斯汀

    |爱心|慈悲|慈善|特蕾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17412592372.html
  • 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

    清瘦,嘴唇稍厚,颧骨较高。从塑像中可以看出这位饱经风霜的高僧多思善辨的才智和自悟得道的超然气质。据广东省考古学家徐恒彬、韶关市博物馆和南华寺僧人考证和研究,这座六祖造像的确是以六祖慧能的肉身为基础,用...

    佚名

    |$False$|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11304093264.html
  • 唐代时期敦煌菩萨的特点

    首饰,华贵富丽,珠光宝气。唐代的菩萨已经进一步女性化。尽管嘴唇上有的还画着蝌蝌式的小胡子,这胡子好似脸上的装饰品,而整个动态的神情,已非“勇猛丈夫”像,而是大家闺秀和皇亲贵妇像。其代表作品是初唐第57...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2195102.html
  • 甘肃北石窟北魏七佛窟探秘

    方形的佛殿式窟。   令人赞叹的就是那些高大的佛像,165窟内正壁和左右壁雕凿8米高的七尊立佛。这七尊佛像面相方圆,嘴唇厚重,两耳垂肩,体魄雄健。而在前壁两边雕凿5.8米高的两身交脚菩萨;同时佛与佛...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3696153.html
  • 秀美夏宗寺

    约6米左右,使观者视之,肃然起敬,整个人体浑然天成,富有韵律感,完全是一个睡美人的神情姿态,只露出了一付慈祥的面孔,头形长圆,面部表情极其自然,那半合半睁的双眼,显得那么安祥;那微微含嫣的嘴唇,又是...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1496488.html
  • 从“梵式”到“汉式”的佛教文化

    过渡。   如果说早期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基本上遵循着印度传来的样式,随着梵式到汉式的演进,佛与菩萨的造像由印度特征的低颧骨、高鼻梁、薄嘴唇、双肩平变为鼻短目平、面型方正、五官清秀的华夏人种特征。敦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4696569.html